7000+ 香港醫生資料庫
登入 / 註冊

健康資訊

NEWS 健康資訊

解構小腸氣 成因與治療方法|外科專科王喬峯醫生

疾病相关 | 發佈於 2023-01-03 16:11 | 浏览 23259 次

小肠气hu.jpg


解構小腸氣 成因與治療方法


1. 小腸氣是一種怎樣的病?甚麼年紀較多患上?

 

小腸氣又稱為疝氣,是指身體的器官或組織出現移位,其中最常見的是「腹壁小腸氣」。小腸氣成因很多,中老年人士較常見的成因包括慢性咳嗽、便秘、小便不暢通等。小腸氣也可出現在年輕人身上,例如見於長期舉重的運動員,或從事搬運行業的工友等。以上各種情況都會間接增加腹腔內的壓力,腹部的腸髒就會從腹壁較薄弱位置凸出,形成小腸氣。

 

長期站立或工作時,凸出的腸髒會愈來愈難縮回腹腔,被勒住的小腸氣會令病人持續性痛楚,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如沒有及時醫治,卡住的腸髒甚至會造成腸梗塞和壞死,進而引發腸破裂、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

 

2. 小腸氣有甚麼治療方法?

 

小腸氣是外科疾病,須透過手術治療才能根治。其實在古希臘的時代,人類就有過小腸氣手術治療的記錄了。隨著時代進步,小腸氣修補技術亦不斷進步。去到1980年代,美國醫生Irving Lichtenstein提出了無張力疝氣修補概念,為小腸氣手術帶來了一場劃時代革命。他使用合成纖維製成的人工補片強化腹股溝後壁,以代替傳統的張力縫合。手術後,人工補片會和腹股溝後壁的組織融合硬化,好像起了一幅牆去擋住腹壁薄弱的地方,大大減少復發率。現在使用各種補片的無張力修補術,已成為最廣泛的腹股溝小腸氣修補術。

 

3. 小腸氣手術何時開始出現微創方式?

 

引入微創手術治療小腹氣,已有接近30年曆史。到了最近10年,由於微創技術日趨成熟,所用的物料也更合乎人體工學,微創小腸氣手術變得愈來愈普及。手術時使用的人工纖維補片不斷改良,變得愈來愈輕,而密度也變得更低,強化腹壁的效果愈來愈理想。而過往應用在固定纖維補片的鈦金屬釘,亦慢慢被可吸收的人工物料,甚至生物膠水固定所取代。這些新技術和物料上的改良,都有助進一步減少術後痛楚,加快康復。

 

如果患者過往接受過傳統手術而出現小腸氣復發,或同時出現左右兩側小腸氣的話,微創修補手術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案。外科醫生透過肚臍下方和下腹部3個小至5至10毫米的洞,放入手術儀器進行修補,術後疼痛感會比較小,恢復日常工作的時間會更快,疤痕相對也不明顯,較為美觀。一般小腸氣手術都可以當日或翌日出院。研究顯示,在有足夠經驗的外科醫生操刀下,傳統和微創手術的復發率接近,大約1%左右。

 

在評估是否適合做微創小腸氣手術時,醫生會瞭解患者的整體身體狀況是否適合全身麻醉,也要檢查小腸氣會否已出現腸塞、腹膜炎等併發症。不適合全身麻醉,或小腸氣本身已出現腸塞等併發症的患者,就應該選擇傳統開刀手術。如果患者本身有前列腺癌或正在為相關情況進行檢查,亦應該向外科醫生陳述情況。因為微創手術修補小腸氣後,會增加將來進行微創前列腺癌手術的操作難度。

 

所以,如發現小腸氣症狀,應及早求醫,由外科專科醫生作評估,選擇最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案。


外科王喬峯医生.jpeg


外科專科王喬峯醫生


來源:https://metrodaily.hk/posts/32194


相關資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