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肺癌病人原發腫瘤不詳 新基因NGS測試制定針對性治療
癌細胞擴散(又稱「轉移」)是不少癌症患者的夢魘。昔日,腹膜轉移更是最令人束手無策的醫療狀況之一,猶幸隨著醫學界鍥而不捨的努力,近年發展出「腫瘤細胞減滅手術」配合「腹腔溫熱灌注化療」,有效提升治療效果,為部分患者帶來希望。
腹膜與腹膜癌
腹膜是腹部中覆蓋內臟的薄膜。腹膜癌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前者比較少見,後者則佔多數。繼發性腹膜癌是指癌細胞由原發部位擴散至腹膜,常見的轉移來源有結直腸癌、胃癌、卵巢癌、闌尾癌和胰臟癌等。患者可能出現腹痛、腹水或腸胃阻塞,最終因為無法進食而出現嚴重營養不良,患者可謂飽受折磨,存活期也僅以月計。
腹膜轉移治療之今昔
以往,單靠手術無法切除所有擴散至腹膜的癌細胞,即使手術後也很快復發。另一方面,腹膜範圍太廣,局部性放射治療並不適合,患者往往只能接受傳統經靜脈注射的全身性化療,惟效果強差人意;加上腹膜轉移的患者大多因為嚴重營養不良以致身體相當虛弱,未必能承受副作用較強的傳統化療。以上種種皆是腹膜轉移在治療上面對的限制和困局。
幸而,近年引入的「腫瘤細胞減滅手術」(cytoreductive surgery,CRS)配合「腹腔溫熱灌注化療」(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雙管齊下有效提升治療效果。倘患者單單只有腹膜轉移,可進行CRS最大程度地清除所有肉眼可見的腫瘤,完成後立即進行HPIEC──將經加熱的化療藥物直接注入腹腔,務求將腹腔內所有殘餘的癌細胞徹底清除,減低復發風險。相對傳統經靜脈注射的化療,HIPEC乃直接將化療藥物灌注至腹腔,藥物的濃度較高,更容易被腫瘤吸收,增強化療效果,且範圍僅局限於腹腔內,對身體其他部位影響較小,副作用也較輕。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外科學系於2020年公佈了一項回顧性及觀察性研究的結果。該研究旨在評估CRS配合HIPEC用於治療闌尾癌或結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移的成效,包括患者的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OS)、無疾病存活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無症狀存活期。
該研究於2006 年至 2018 年間為 28 名患者進行了 30 次 CRS配合HIPEC ,其中 17 名 為闌尾癌合併腹膜轉移患者,11 名為結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移患者。在所有患者中,有83.3%能透過CRS完全清除癌細胞,13.3%出現高級別併發症,術後30天內沒有患者死亡。
闌尾癌合併腹膜轉移的患者有71.6%在術後兩年仍然生存,而結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移的患者則有50%。透過CRS完全清除癌細胞可顯著改善OS(2 年 OS 75.4% vs 20%);DFS 中位數為 11.8 個月;無症狀持續時間中位數為 36.8 個月;透過CRS完全清除癌細胞的一組患者在術後1 年有82.9%保持無症狀,未能完全清除癌細胞的一組則有60%。
在保持生活質素的大前題下延長壽命乃晚期癌症治療的大方向。而CRS配合HIPEC 這項新療法的出現,打破了腹膜轉移治療一籌莫展的困局,有助部分闌尾癌和結直腸癌合併腹膜轉移的患者提高生存率和延長症狀緩解的時間。
參考資料:
Chow FC-l et al., Cytoreductive surgery and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 for colorectal and appendiceal peritoneal metastases – The Hong Kong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review,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 https://doi.org/10.1016/ j.asjsur.2020.05.010
來源:希愈醫療集團